郑州市中心医院见证300次记忆重启,“记忆守护联盟”公益行动暖心启航
中原网讯 2025年5月21日,郑州市中心医院举办“见证300次记忆重启——媒体开放日暨‘记忆守护联盟’公益行动”。21家省市媒体代表、慈善机构负责人以及医院领导齐聚一堂,共同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群体。
技术创新:300例手术见证“记忆重生”
自2024年1月起,郑州市中心医院作为国家高级认知中心建设单位,创新引入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这一前沿微创手术。该手术通过静脉直接引流颅内大分子代谢产物,改善脑内代谢环境,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截至目前,已成功为3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宛如为患者重启了记忆之门。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全面、精准的诊疗服务,郑州市中心医院还创新推行“1 + N实体化运营”模式。以老年医学科为核心,联动神经内科、显微外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运用神经心理评估、PET脑代谢检测、生物标志物分析等精准诊疗技术,并引入认知数字疗法与物理干预,实现了“筛查—诊断—手术—康复”全流程覆盖。
公益助力:“记忆守护联盟”开启双轨守护
活动现场,郑州市中心医院联合郑州慈善总会正式启动“记忆守护联盟”公益行动。该行动聚焦贫困患者,为符合条件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患者提供早期筛查、健康宣教、专业诊疗以及慈善医疗救助,构建起“医疗 + 公益”双轨守护体系,旨在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郑州慈善总会副会长王合生表示:“通过医疗技术与公益资源的结合,我们希望让‘记忆重启’的希望不再受限于经济条件,让每个家庭都能拥抱温暖记忆。”
专家呼吁:早筛查早干预至关重要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3亿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超900万,且发病率随老龄化加剧逐年上升。郑州市中心医院豫欣老年病医院业务副院长、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执行主任汪桂青强调:“记忆力减退、丢三落四、性格改变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被认为是干预的关键时期,郑州市中心医院已开通认知功能筛查通道,呼吁市民关注家中老人变化,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微电影与义诊传递温暖
活动现场首发播放了由郑州市中心医院自编、自导、自演的公益微电影《点亮记忆之光》,真实记录了多位患者术后重获记忆的感人故事。随后,21家媒体实地探访病房,见证医患互动,并参与阿尔茨海默病义诊活动。
此外,郑州市中心医院还公布了公益救助申请方式,市民可通过电话0371 - 96595进行咨询。同时,医院将于6月上旬举办 “健康夜市” 主题活动,多科室联合开展义诊服务,活动现场设置的“闲置物品” 义卖环节,所有善款将全额注入郑州慈善总会,专项用于帮助贫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手术治疗。
郑州市中心医院用医疗守护记忆,以公益传递温暖,诚邀广大市民共同关注认知健康,让每一段记忆都值得被珍藏。
郑州市中心医院见证300次记忆重启,“记忆守护联盟”公益行动暖心启航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