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早阳早好”心态要不得

2022-12-11 20:13:36 来源:大河网

  近期,有网络传言称感染一次新冠病毒相当于打了一次疫苗,甚至有人表示“早阳早好”。那么,这种说法成立吗?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告诉中新网,尽管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一定时间内会获得针对该毒株的免疫力,但并不代表不会再次感染。

  钟南山在12月11日回应百姓关注热点问题时指出:奥密克戎作为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与此前的野生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等毒株相比,是一个单独进化出来的家族,其发展、演变、变异较快。奥密克戎的变异带来了对人体的免疫逃逸现象,所以传染性很强,最新的毒株R0系数可以达到22,也就是一个人可以传22个人。从这个角度看,大多数人最终都难逃“被感染的结局”。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就“早阳早好”,钟南山同时提醒: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染性仍远远高于流感,对它的防范还是要更加注意,重点要放在对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群体的保护上。

  “早阳早好”何以能够“迅速传播”?原因在于一些人认为“死亡率低”“早晚难逃”。但需要知道的是,这种病毒会反复感染。正如李侗曾所说:确实有些传染病得过一次轻易不会再得,如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甲肝等。原因与引起这些病的病原微生物特性有关,感染后,身体会利用之前形成的免疫机制进行自我防护。不过,新冠病毒是属于另一种,感染一次并不能终生免疫,反复感染依然有一定重症风险,而且会传染给家中老人、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

  “早阳早好”的说法“真的不好”。最近有这样几则新闻需要我们深度理解:一个是,有关部门提醒“尽量避免第一波被感染”;一个是呼吁“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一个是“年轻人可以扛一扛”;一个是“一些药品因为涨价被约谈”。而如果所有人都信奉“早阳早好”,无疑对于精准防控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因为“早阳早好”而出现“医疗挤兑”现象,显然并不是“真的很好”了。

  年关将近,回乡的人增加;冬季时刻,又会加剧感染比例;第一波感染者较多,给医院治疗、药品供应增加难度;感染者众多,即便重症率再低,以我国的人口基数来计算,也不是小数量。因此“早阳早好”并不理智,“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晚感染、少感染”才是正确态度。

  “早阳早好”的说法“真的不好”,“早阳早好”心态更要不得!(大河网河声评论员:郭元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