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记:河南人的老书记徐光春,走了……

2022-10-26 20:31:34 来源:豫记

今天(10月21日)傍晚,媒体人的朋友圈突然传出一则发自红船编辑部的消息,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0月21日早上5点30分,在郑州逝世,享年77岁。

记者出身的徐光春,大半辈子都在跟新闻工作打交道。他曾先后任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上海分社社长、北京分社社长、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四十多年不曾离开新闻工作岗位。

2004年12月,徐光春出任河南省委书记,期间,他为河南省形象提升、中原文化传播等做出重大贡献。

听闻此消息的媒体人悲痛之中,用文字表达了对老书记的追思悼念。

徐光春书记在河南主政时,正逢河南人遭受歧视最严重的时期,他对河南形象的改善和中原文化的推广居功至伟,让河南人开始重拾文化自信和地域认同,他在香港的演讲汇编的《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一书,系统梳理了河南人可以引为自豪的文化底蕴,一直被豫记团队当成工具书学习,并从中受益匪浅,缅怀老书记,致敬!致哀!

——豫记杨桐

情系中原每论青史占半部

执政大豫惯凭伟业仗全心

——诗人纪哲

挽联:

传声海外归宗归祖,天下百姓德聚,

共商复兴,齐歌黄钟大吕

执政河南为党为民,人间万家恩深,

同号光春,难忘赤胆忠心

———媒体人白润岱

个人认为,光春书记对河南至少有两大贡献,一,改善提升了河南人的整体形象,二,总结提升了中原文化的地位。

——豫记张永恒

光而不耀劭有德,

春风化雨润无声。

深切缅怀业界老前辈、广电老领导、家乡老书记徐光春同志。

光春书记毕生传播弘扬文化、发掘研究文化、倡导构建文化。“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是他擦亮的河南名片。

光春书记千古。

——主持人张泽群

河南人扬眉吐气全“拜”光春

上联:立像炎黄二帝,万姓归宗祭始祖

下联:厚植根亲文化,老家河南系天下

——媒体人乔国栋

编著半部中国史,满腔心血润中原

唱响大美河南风,浩繁卷帙映后世

——学者王民选

2017年,徐光春老书记曾在豫记发表《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与“一带一路”战略 》一文,今天重发此文,以表对老书记的哀悼。

01/

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

才能使我们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之所以五千年来绵延不断,使中华民族始终凝聚在一起,不散不败,不断发展进步,其关键在于中华传统文化顺应社会发展、时代变化,在坚持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前提下,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形成能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既不失传统文化本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时代化中国传统文化,如炎黄文化、易学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经学文化、玄学文化、理学文化等等。


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正是这样一种既不失本色、又不断发展的时代化过程,使其始终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发挥了支持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基因,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也使我们中华民族确立了强烈的文化自信。

这种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之上的,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征途中留下的永不磨灭的深实足印之上的,是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时代化发展也能够时代化发展的深刻认识之上的。

0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华相结合

才能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

说到底,我们中国不能忘了两个“老祖宗”,一是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炎黄,另一是中国共产党的老祖宗——马恩。

忘了炎黄老祖宗,我们就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忘了马恩老祖宗,我们就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不忘老祖宗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高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相结合、相融化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思想精神和理论内核,就是消灭资本主义、消灭剥削制度,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先进社会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世界大同。这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政治属性,明确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奋斗目标。

03/

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需采取做工程的办法

传统文化才能传承、创新、发展、建设好

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需要采取做工程的办法,才能有效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建设好。“传统”、“传播”、“传扬”、“传承”中的关键字是“传”。

而“传”由“人”和“专”两个字组成,说明传统这件事,要由专人专心专注专门来做。只有这样,这个传统才能确立起来、传播出去、传扬开来、传承下去。而要实现专人专心专注专门来做,采取做工程的办法来做是最有效的。


历史上每一个有影响的、有成效的重大思想文化成果,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播、传扬、传承,无不采取做工程的办法来实现的。这些重大的思想文化工程,有的是由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自己组织人力、筹集财力来做的,有的是皇家甚至皇帝亲自出面来组织实施的,如孔子的思想文化、如《四库全书》这样的文化典籍等等。

04/

高度重视炎黄文化特别是黄帝文化

才能系统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炎黄文化”中的“黄帝文化”更有其特殊的地位、特殊的影响、特殊的意义。黄帝是炎帝的继任者,是黄帝战胜炎帝后,继又战胜蚩尤,联合各部落,统一大中原,最终成为中华大地上各族之“盟主”。

中华民族之形成、中华文化之初创、中华大地之统一,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是集中华文明初创的大成者。应该说,黄帝的地位在炎黄时代比炎帝更重要更显赫;黄帝文化比炎帝文化更丰富更进步。所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高度重视炎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对黄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5/

弘扬时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才能为“一带一路”提供精神力量

炎黄文化特别是黄帝文化中的创造精神、尚和精神、开拓精神、利民精神、崇德精神、融合精神、重文精神等文化内核,都是现实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历史的“丝绸之路”谋略中内含文化精神的基因和根脉,是在这一基因和根脉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不断充实、不断丰富、不断发展起来的。

炎黄文化特别是黄帝文化中的这种基因和根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是永远发挥重要作用的,这既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的文化自尊,更是我们的文化自豪!


徐光春生平介绍:

公开简历显示,徐光春,1944年11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高级记者,博士生导师。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

是中共第十五届中央纪委委员,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河南省委书记。

据悉,徐光春从小就对新闻政事有着很大兴趣。他早年就读于浙江杭州第一中学,并在高中二年级时被特邀担任了杭州市委机关报《杭州日报》的特约记者。

1964年,徐光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并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新闻系新闻专业。在校期间,徐光春静下心来,勤奋刻苦,学习了先进的新闻编写、信息提取等诸多技能。

1969年,时年25岁的徐光春从学校毕业。当时,正值知青下乡劳动的热潮,徐光春也成为了广大知青中的一份子。他被先后分配到北京市东方红炼油厂、北京市苏家坨公社、解放军6377部队农场劳动锻炼。

1972年,因工作能力突出,文化水平较高的徐光春被调至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并出任了建设兵团铸管厂宣传科干事兼《兵团战士》报记者。


1975年,他又先后出任了安徽新闻图片社、安徽画报社记者。任职期间,他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专业能力,总能准确地报道各种新闻政事,且拍摄的照片恰到好处。1982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任安徽新闻摄影研究会会长。

特殊年代结束后,徐光春作为组织培养的青年干部,先后出任了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组长等职,并于1983年进入党校进修部新闻干部进修班学习。

1985年后,徐光春经历过多次调任。

1985年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为上海新闻摄影学会顾问。1988年任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为北京市对外宣传小组成员、北京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首都经济信息报》高级顾问。

1991年任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1993年4月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同时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报业协会顾问、全国高校校报协会名誉理事长。

徐光春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写有大量各类体裁的新闻作品和上百篇论文拍摄并发表了上千幅新闻摄影图片,著有《业余摄影实用手册》《哲学与新闻》《摄影特技》,其中《业余摄影实用手册》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金钥匙”奖。

1995年,徐光春担任中宣部副部长兼机关党委书记。1997年9月,当选为中纪委委员,是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0年6月,徐光春先后出任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中宣部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组员等职。

2004年,时年60岁的徐光春出任河南省委书记,主政河南,期间为河南的形象提升和新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5年1月30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徐光春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年10月28日在中共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省委书记。

2008年1月23日,在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退居二线后,徐光春曾出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炎黄研究院院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