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
本报讯 昨天上午9时30分,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本应该冷清的北顺城街社区却一片欢腾,这里一大早就聚集了很多居民,有的抱着衣服,有的抱着书籍,“在同一片蓝天下,关爱建筑工人捐赠活动”管城区捐赠仪式在这里拉来帷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丽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志坚,郑州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李
甦,市民政局及管城区委相关领导出席了捐赠仪式。李甦代表郑州晚报现场捐赠了20箱牙膏和20箱皂粉。
居民刘先生说,捐赠的消息几天前就在社区传开了,因为担心下雨会取消,他们一大早就来到社区,不少人悄悄放下物品就走了。当日上午9时30分,捐赠活动正式开始时,社区办公室已经堆了不少东西。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志坚说,建筑工人成天在工地上吃苦受累,把郑州这个城市变成了美丽的家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他们不但是郑州的建设者,也是郑州的一员。炎炎夏日,能给他们送上一份清凉,是我们全体市民的责任。
当天,送知识成了不少人的选择。除了市委宣传部等捐赠的300本法律读本之外,不少居民手里也抱着书,《中国社会保障》《河南科技》《信访工作适用手册》,还有不少医学类的书籍。“我觉得送书籍能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特别是法律、医学类的书籍很适用。”居民陈兰花说。
这次活动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慈善总会和郑州晚报发起的,全市各区都设有捐赠点。据统计,北下街捐赠点当天共捐赠现金1155元,衣服70多件,图书418本,电扇4台,牙膏皂粉各20箱,这些物品将通过慈善总会,送到建筑工人的手中。当天上午,管城区南关街办事处民乐里社区也举行了捐赠活动,活动共捐献衣物、肥皂、毛巾等物品1000多件。
金水区捐赠现场
献爱心,连自己都“捐”了
“我是来给农民工兄弟捐赠电扇的。”7月1日一大早,家住文化路北段的赵先生骑着电动车来到甲院社区,顾不上擦额头上的汗水,解下系在后座的电风扇递到记者手中。当天,“在同一片蓝天下———关爱建筑工人捐赠活动”金水区捐赠现场在花园路办事处甲院社区启动。同时举办捐赠活动的还有该办事处的省供销社社区、人民路城北路社区。
看到海报眼睛湿了
7月1日上午8时,位于纬二路上的甲院社区内,《同在一片蓝天下,心与心更贴近》的宣传海报在小区内随处可见。数十名居民正聚集在“为农民工捐赠物品接收点前”进行捐赠。虽然活动还没开始,可是各种药品、书籍、风扇、衣服等在捐赠台上堆积成了“小山”。社区工作人员热情积极地向围观群众发放着本报记者亲身体验采写的建筑工生活的报道(宣传单),有的居民看过宣传单,眼睛湿润了,当即表态回家寻找捐赠物品。
献爱心,连自己都“捐”了
居民赵新举老大爷拿着一个大箱子前来捐赠,工作人员看得一头雾水。赵大爷打开箱子,箱内是电源、推子、剪刀等理发用具。赵大爷说,他做了一辈子的理发工作,那些建筑工人在工地上整日忙碌,肯定没太多时间去理发,他要去工地免费为他们服务,“我要把自己‘捐’出来为建筑工们服务”。惠
济区捐赠现场
1小时捐了两万元财物
2日上午9时,惠济区“在同一片蓝天下———关爱建筑工人捐赠活动”在东风路同乐社区文化广场举行,来自惠济区委、机关及附近居民300多人参加了这次捐赠仪式。虽然下着大雨,可前来参加的机关工作人员及市民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捐赠了将近2万元的钱物。
家住南阳路的王女士将一台大电扇送到了捐赠现场,她说去年夏天她家装修房子,有个农民工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干活,那孩子看上去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大夏天的,穿的还是他父亲的大衬衣,脚上穿着一双破旧的拖鞋,看着让人心疼。王女士当时赶忙给小孩找了几件家里的旧衣服,孩子穿上后别提多高兴了,“看报纸上说他们的室外工作环境高温时竟达41℃,他们真的太辛苦了”。
因为下雨,许多建筑工地停止了施工,一些建筑工人也来到捐赠现场。在附近盖楼的南阳籍民工王大川告诉记者,作为外地的务工人员虽然生活很艰辛,昨天却享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爱心,“真的很感谢这些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