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郑州-综合 |
记者昨日从登封市获悉,历时6年、历经5次修改的《嵩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年)》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实施。修订后的规划,嵩山风景名胜区面积为149.4平方公里。规划不仅是指导嵩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具有法律效力。
从1983年开始,省城乡规
为适应新时期“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发展”战略趋势,2003年8月,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修订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规划项目组认真分析了嵩山风景名胜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景观空间结构,在总体规划中制定了保护培育、风景游赏、文物古迹等实施总规的13项专业规划。按照分区分级保护要求,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内文物古迹、地质地貌、森林植被、瀑布水体等风景名胜资源,特别要加强对少林寺、卢崖瀑布等重要景观资源的保护管理,保护宗教文化特色风貌,在确保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协调好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004年3月,由省建设厅组织对规划进行了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了该规划,后经项目组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了《嵩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年12月上报国务院。随后,项目组又对嵩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进行了四次修改,2008年3月完成最后定稿并正式上报国务院。
相关阅读
嵩山风景区总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
总体布局“一带、三环、四核心”,着力打造“嵩山天下奥”意境
历时6年,历经5次修改,《嵩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年)》日前通过国务院审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批准实施。
打造世界一流景区
为打造世界一流景区,适应新时期“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发展”这一战略趋势,根据国家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又提出的新的技术依据和规范,2003年8月,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开始修订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2005年12月由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期间经历过5次修改完善。
目前嵩山拥有天景、地景、水景、生景、园景、建筑、胜迹、风物8个种类,寺、观、庙、塔、宫、阙、碑、山、峰、石、瀑等数十小类的风景资源。
新规划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有序、更加科学。按照自然与人文并重的原则,突出嵩山“文化名山”这一特色。在植被、人文景观与游线组织等方面意欲创造“嵩山天下奥”的特色与意境,欲将嵩山景区建设成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高品位的风景游览区。
总体布局“一带、三环、四核心”
总体规划布局结构为 “一带、三环、四核心”, 即“一条人文景观游览带、三条登山游览环线、四个核心游览区”。
一带指西起少林寺,经法王寺、嵩阳书院、中岳庙东至观星台的人文旅游观光带。该旅游带荟萃了风景名胜区最突出的人文景观,是风景名胜区开发历史最长、游客最集中、在嵩山旅游中占主导地位的游览区域。
三环指三条主要登山游览环路,中线自嵩阳书院、逍遥谷经崇唐观、中岳行宫登峻极峰,由峻极峰西侧下山至法王寺;西线自少室山东麓的玉皇峡登连天峰,由三皇寨下山至少林寺塔林;东线自八龙潭登山,由卢崖瀑布下山。
四核心指四个核心游览区域,也是风景名胜区内风景游赏对象最集中、规模最大、游客最集中的区域。其一是少林寺与塔林区域;其二是嵩阳书院区域;其三是中岳庙与中岳庙广场区域;其四是峻极峰顶峻极阁与峻极寺区域。
重视景区意境创造
规划中,重视意境的创造,要求各景区创造符合本景区资源特色的风景意境,如少林景区突出“禅、武”文化意境,法王寺景区强化“佛教文化”意境,太室山登山游线塑造“封禅文化”意境。
规划倡导发展具有嵩山特色的旅游活动,如少林武术健身、佛教禅宗探源、儒释道三教大观、中原文化纵览、古建巧构欣赏、中岳山水览胜、地质科学考察、登山寻幽探险、民风民俗展示等。规划预测,2025年游客规模将达到1000万人次。
郑州晚报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余红洲
(编辑:徐珂珂)
|
马上评论 |
图文资讯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热点排行 | |
社会新闻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