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谁在张季鸾墓周围养猪(图文)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0-07-15 10:59:3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往前走,闻见猪粪味就到了”

  墓地重修之后,许多人都相信,尽管墓园建筑已经悉数不见,但张季鸾至少可以安稳地在这座窄小的墓地中长眠。谁也没想到,这块墓地的命运波折远未结束。

  2004年,与竹林村相邻的玉村率先将自己所拥有的陵墓周边土地租给了一所砖窑。随后,竹林村的生产队也将属于自己村的土地出租,建起了一家种猪场。

  当种猪场开始动工的时候,邢炳年发现,自己在刻墓碑时修的一条土路被截断了。他很生气,想去阻挡,但没有成功。几年后,他在猪场里碰到这里的负责人,对这名负责人说:“现在没有人让你挪走,是你幸运。你不知道,张季鸾可不是一般人。”

  不过,在长安区杜曲街道的曹国斌主任看来,这所新建的种猪场,是显而易见能带动经济发展的“惠农项目”。如今,这个“陕西省万头瘦肉型良种猪繁育基地”已经拥有超过5000头种猪。在场院围墙外,两条用来排出猪粪的沟渠肮脏不堪,散发出浓重的臭气。

  至于张季鸾,“项目审批的时候,大家对他并不了解”。没有人知道这座在猪圈和砖厂夹缝中的墓地属于谁,没人知道墓室的主人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许多辉煌的记忆。

  2008年3月,一名西安的记者前来寻找张季鸾的墓,他向当地人问路,当地人告诉她:“往前走,闻见猪粪味就到了。”

  一个月后,包括陕西省记协主席、西安日报社社长在内的新闻界人士,就在这片猪粪熏天的味道中,举行了纪念张季鸾诞辰120周年的祭拜活动。

  活动进行时,一名报社领导在讲话中说:“我们怀念先生的目的是秉承先贤的意志和事业。”可就在他的面前,种猪场旁的水渠里飘散出冲天的臭气,几乎把同行的记者都“熏晕了”。

  事实上,从2004年至今,“猪场逼侵报界宗师墓园”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但直到现在,站在张季鸾的墓前,噪音与臭气依旧扑面而来。“我们也没办法”,曹国斌说,“搬迁需要的几百万元经费,我们也出不起,而且要找到一片工业用地,也是很困难的。”

  在今年5月底长安区的一次会议中,当地政府再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除了耗费巨资将猪场搬走,另一个选择,则是将张季鸾墓搬迁到同在西安市长安区的“历史名人区”。这里已有最知名的“名人”,是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祖母沈少云。

  “说白了,张季鸾只是个民主人士,但沈少云就不一样了。”曹国斌说,“不管怎么说,她孙子也当过国民党的主席嘛!”

  “现在的记者都会赶潮流,但张季鸾不会,他都写最真实的东西。”

  李赋英时常会回忆起自己父亲李仪祉的墓地与张季鸾墓地截然相反的命运。这位与张季鸾并称为“近代陕西三杰”的水利学家,曾在陕西当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文革”期间,当地处陕西省蒲城县的李仪祉墓同样受到红卫兵的冲击时,当地的村民联合起来,“挡着不让拆”。与他相比,只会动动笔杆子的张季鸾的墓地,却被人们轻易地推掉了。

  “可能因为他干了实事,大家都知道”,李赋英说,“可是张季鸾是谁,人们早就不知道了。”

  如今,这名报界宗师几乎被整个社会都遗忘了。他的故事很少被人提及,他的文集很难买到,而他所供职过的《大公报》也已远迁香港,远离了内地人的生活。

  这名高官不做,只愿意做“穷记者”的旧日报人,在经济数据、工厂收益盛行的年代,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记者这个行当,早已不再像他所处的年代那么崇高。他曾躬行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8字格言,如今通常只在人们写回忆文章时偶尔会被提及。

  有一次,张季鸾新闻研究会的执行会长蔡恒泰陪同王俊春一起前往竹林村祭拜张季鸾。在离开时他们发现,一条水渠上铺着一块防止人们掉下去的青色石板,正是大半块早先矗立在陵园当中的墓碑。

  “你们要好好地看着,别让它丢了。”当时已90岁高龄的王俊春颤颤巍巍地告诉同行的长安区文物管理局官员,“到时候会有用的。”但没过多久,蔡恒泰就发现,这块石碑已被人们再次砸碎,拿去盖房子了。

  王俊春已经连站都站不稳了。他一直牵挂着他在张季鸾坟前栽下的10棵柏树,不过,他不知道,因为村民在附近放牧山羊,啃食之下,只剩下4棵柏树还在有气无力地活着。

  时隔几十年,这位张季鸾的学生还记得老师生前的样子:粗布长衫,只穿布鞋,最爱吃的食物是豆腐,因为“又省钱又有营养”。而最重要的,是他“两袖清风,不要钱、不爱官,但也没有饿死”。每当回想起张季鸾的墓碑早先荒凉的样子,王俊春总会颤抖着手,拍拍自己的胸脯:“我难过啊,脑子里面肚子里面都在流泪。”

  作为一个报人,张季鸾已经显得有点过时了。甚至许多记者对于这位“善尽新闻记者天职”的前辈也不甚熟悉。当然,还是有人记得他。在紧邻着猪场的杜曲镇竹林村,邢炳年仍然会时不时地翻起李赋英送给他的那本《张季鸾文集》,平常闲下来,他也会开着自己那辆没有顶棚的拖拉机,去张季鸾的坟上看一看。“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7月8日,这个做了一辈子石匠的农村老人坐在屋门口的小板凳上,一本正经地说,“现在的记者都会赶潮流,但张季鸾不会,他都写最真实的东西。”

  张季鸾在世时,于右任曾为他作评:“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肝胆。”但恐怕谁都没有想到,这名生前恬淡的穷光记者,身后仍然要混迹在猪圈边上,听着种猪的哀嚎,熏着蒸腾的猪粪臭气,并带着他那个年代特有的风范,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编辑:jen)

( 作者: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