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原网评

谁是花瓶院士的栽培者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9-03-18 09:55:28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浙江大学药学院论文剽窃事件发生后,处于风口浪尖的李连达院士抛出一个理由:自己在不同兼职机构中带有5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时间不够、精力不够。院士兼职过多,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3月16日《人民日报》)

  “花瓶院士”当然应该受到严厉批评。可批评之余,我们更要深思和追问“花瓶院士”走俏背后的诸多问题。

  院士学术道德考核机制过于软化。道德考核制度成为摆设,是不带电的高压线。一方面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考核制度,一方面是财源滚滚的金色诱惑,院士们就会放大物欲,而扔掉道德信仰。院士走穴现象有增无减,院士道德滑坡、诚信流失继续加剧,学术空气日益变得浮躁而急功近利,与这种过于软化的考评制度关系密切。

  为了“引进”、好看、谋求项目资金,而不是为了推动学术发展,“院士”被炒作成为花瓶,成为学术空头支票。有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花瓶制度”执迷不悟,才造成更多院士能得到更多兼职机会。

  纠偏学术道德不妨建立院士退出机制,院士荣誉不能实行终身制,终身制会抑制院士学术创造的积极性和道德自律的精神慎独,而应建立流动机制和退出机制,对那些已经当选的院士,要建立阶段性考核机制,合格了可以继续当选院士,如果不合格,出现了道德滑坡,或者是学术能力停滞不前,就应该剥夺其院士称号。用竞争性激活院士的学术创造力和道德自重,“花瓶院士”现象就能大大避免。

  

  

  

( 作者: 刘克梅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