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特别报道:农民拍电影: “草根阶层”的文化觉醒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9-02-20 09:34:44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现代科技成就草根电影 草根电影在艰难中前行 草根电影:农民的文化觉醒?

  核心提示

  如今,一场风起云涌的草根电影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在河南开展。新密农民丁永振拍摄的《都是咱爹娘》被新密电视台一播再播,许昌农民赵兰卿、马红旗等人拍摄的《鬼子进村》,更是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小崔说事》和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电影艺术真的被平民化了?农民拍电影现象到底折射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农民热衷于拍电影?这能否称为农民的文化觉醒呢?

  河南草根电影生存现状

  2008年10月份,新密农民丁永振拍摄的《都是咱爹娘》在新密电视台热播,其实,在这之前,河南人已拍摄了大量的草根电影,许昌农民赵兰卿等人拍摄的《鬼子进村》,周口沈丘农民韩文清拍摄的《爱情大轮回》、《悲喜亲情泪》、《济公新传》等40多部农村题材电影,卫辉市农民吴海利自编自拍自导的《暖春》,安阳林州农民拍摄的方言电影《小锅盖娶亲》便是最好的例证。

  这在全国人民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在他们眼中,河南农民只适合做建筑工人、唱豫剧、练功夫。但是,河南农民偏偏令他们刮目相看了,突然间开始亲密接触电影艺术。

  自《鬼子进村》一炮走红之后,引起的反响是赵兰卿不敢想象的,该电影原班人马很快引起了央视编导田瀛的注意。随后,他们便合作拍摄了迎奥运数字电影《超级拉拉队》。该片时长90分钟,投资80万元。真实再现赵兰卿、李广等许昌农民成立超级拉拉队,喜迎奥运的故事,该片的拍摄地点就在许昌县灵井镇兴源铺村。

  可以说,河南草根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领导的重视和媒体的关注为草根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持,网络的普及又为草根电影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平台,这些热衷于拍电影的农民不得不感谢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如今,越来越多的河南农民正借助自己手中的DV,一跃跨过传统电影的专业门槛,投身于电影拍摄、制作、传播,开始新一轮平民影像视频娱乐的狂欢。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正视河南草根电影面临的资金短缺等问题。那些原本打算添置生产农具的农民,因为拍电影,腾不出手干农活,直接导致了庄稼没有好的收成。

  现代科技成就草根电影

  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的数百年里,电影始终被视为高雅艺术,无论是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还是所谓的二流导演、三流演员,只要是与拍电影沾上边的,常常会以艺术家自居。他们被称为公众人物,有钱,有地位,有名望,投资几千万拍一部电影是常有的事。可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言,拍电影,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可是,当我们仔细看完近几年的电影作品后,就不难发现,那些所谓的艺术家宁肯编造一些无厘头的三角爱情纠葛,也不愿意为农民进行艺术创作。农民精神生活单调,无处打发大量的时间,无奈中也只能自己找乐。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一部分农民已开始拥有自己的DV,电脑也像旧时王谢堂前燕一样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电影,这个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不再神秘,农民也开始拍电影了。

  草根电影的品位之争

  综观现在大部分DV电影作品,其主创人员都是专业出身,无论是主要的摄像机,还是定向麦克,甚至是监视器都是一应俱全,这种硬件上的保证使得DV的视听品质大大提高,甚至个别DV已经用上了高清的DV,录音设备动辄上万。对于农民而言,缺少了硬件上的强有力保证,是否就拍不出专业的DV电影呢?

  现在的DV电影,它的制作成本可能只有几千甚至几百元。所以使用数字设备作“电影”的人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了继文字之后另一种表现自己想法,对社会、对人生观点的新的方式。

  拍DV电影对于创作者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要求,包括摄影、剪辑、编剧等基本技能。在拍摄之前要有一个可以执行的剧本。这不单单是指剧本的故事写得要好,还包括剧本的可拍摄性,根本完成不了的情节和场景显然是不合适的。除此以外,还要有一个拍摄团队,因为“拍电影”是团体创作,它需要各个部门包括摄像、灯光、演员、导演,化妆等等通力配合才可以完成。

  农民拍电影该不该鼓励倒是该打个问号,由于没有专业的设备,没有专业的演员,也没有专业的编剧,他们拍出来的电影能否登得上大雅之堂?“草根”,也就是普通的大众人群,当然也可以使用数字设备来拍摄自己想要拍的东西,也许只是短短几分钟的短片,严格地讲不能算是“电影”,毕竟电影对创作团体的专业性要求很高,不能把拍出来的视频影像都笼统地称为DV电影,但至少也是自己心声的表达,感情的宣泄,如果把它剪成15~20分钟,有节奏、高潮,一个小专题,打上字幕,配上音乐,也算是一种艺术创作。DV电影其实也是电影,跟正规电影制作的前期后期没有太多的区别,区别只是在于你的态度。

  草根电影在艰难中前行

  作为新密的一名普通农民,丁永振拍出的《都是咱爹娘》被电视台一播再播,估计这在电影史上也是首例。记者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认真地看完了这部180分钟的电影。故事讲的是一女子任性、偏心,常让丈夫处于无奈和尴尬的境地。而她的父母育有两子一女,家庭不和,常吵架。一次妯娌打架,误伤母亲,其父一怒就跟两个儿子分家。此后,老两口轮流到两个儿子家吃住。母亲想到女儿家看看,顺便哭诉一下受到的委屈。可当她赶到女儿家时,恰好碰到女儿不孝敬公婆,母亲一气离开女儿家,跑到祖坟前哭诉委屈。父亲带着众儿女找到老伴后,在坟前历数儿女的不孝,最后儿女接受教育,孝敬父母,全家和睦。先不管这部电影主题怎么样,丁永振的勇气就足以让河南人骄傲。

  新密市广电局负责人说,《都是咱爹娘》拍摄得比想象中要好得多,尽管在一些拍摄技术和表现手法上还有一些欠缺,但一位农民,能拍出这样的电视剧,实属不易。电视剧在新密电视台首次播出后,反响比较强烈,不久之后,新密电视台再次重播了这部影视剧。

  据了解,《都是咱爹娘》自2008年9月底开拍,历经15天才完成拍摄,共花费六七万元,拍摄过程很艰辛。2007年5月份,他把剧本写好后,拿到省广电部门备案,就开始筹集资金,找演员,但是到了10月份,家里突然遭遇不幸,直到年底,事情才处理完,但已错过拍摄季节,只能暂时放下。2008年4月,丁永振准备拍摄时,发现制作许可证已过期。所以他又重新申请了制作许可证,到月底制作许可证申请下来后,资金、演员等又都成了问题,丁永振一筹莫展,只能四处找赞助。

  但是,并没有人去赞助这个异想天开的农民。“再不拍就没机会了,我想无论如何都要拍,找不到钱,我自己掏,我自己导演,就算全部用群众演员,也要把它拍出来。”丁永振下定决心后,终于开拍。

  主要演员李金福说,他经常在舞台上表演,但拍电影还是第一次。因没经验,经常出现表情和剧目不一致,有时一个镜头要拍摄五六次。更要命的是,演员是新密市部分演出单位人员,为不影响他们工作,导演经常要开着车子接演员演戏。由于经费有限,无偿出演的村民还要在风中嚼方便面当午饭。在所有人员的齐心协力下,15天之后,电影终于拍成。

  《都是咱爹妈》的成功,让丁永振信心倍增,下一步,如果资金到位,他将开机拍摄8集电视剧《当代孝子》和20集电视剧《大学生村官》。

  草根电影:农民的文化觉醒?

  从“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到电影中的客串表演,凸现出的是农民走过的不一样的心路历程,他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乡村一隅的吹拉弹唱,不满足于村郊广场的秧歌舞蹈,他们渴望走进农村文化舞台的中心,为更多的农民带去欢乐。

  专家们看到了农民们自娱自乐背后的东西。农民开始自发地记述自己的故事,这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文化的自发状态变成了自觉状态,这也是农民在温饱之后对文化的新追求。也有些专家认为,农民拍电影说明农民的自主意识已开始提高,更是对文化的新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被称作是“一场农民的文化觉醒”。

  说实话,农民拍电影,条件落后,没有资金,他们自己都会觉得可笑。但是,从拍摄开始,他们就是将拍电影当作一种文化消费去干的,而不是为了什么电影产业和赚钱。消耗一些金钱和道具,得到的却是金钱买不到的快乐和充实。

  文化建设不能空白,缺乏农村文化投资的观念往往会滋生很多社会不良因素,麻将、纸牌多的地方,文化建设大多很落后。所以,农民们拉起“电影招牌”绝对不是为了出名,不是自不量力,而是情不自禁的文化冲动和文化觉醒。这种可爱、可敬的正面示范,将为农民们带来文化观念的多元化更新和进步,带动更多农民有事可做、有乐可寻。

  生活应该有经济和文化两部分,作为农民,不仅仅是经济人,也是文化人,农村需要适合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平民文化,需要团结、合作和奉献的文化,歌唱生活,歌唱劳动,虽然经济不如城里人,但生活照样有充实、快乐和幸福。不要小瞧了文艺演出队、歌声口号、集体秧歌这些平民文化,这里面蕴含着农民的精神崛起。

  当然,这里也不是倡导农民们都去拍电影,毕竟这不是他们的专长。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安慰和尝试,这种积极因素更应该是中国农民积极健康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所以,在理解他们的同时,还希望更多的文化从业者,能够理解基层农民的真实声音和精神需求,从精神上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挖掘一些时代性、快乐性文化因子,让农民们真正拥有自己的文化市场。

  

  

  

( 作者: 本报记者 李明德 实习生 宗 帅 文/图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