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特别报道: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变迁 与一个新旅游点的诞生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8-05-30 08:36:40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核心提示

  在时下的语言中,鲜见“公社”这个词,现在的“80后”们可能并不了解“公社”为何物。想当年,公社却是中国农村最普遍的制度模式,伴随着中国农民走过了20多个春秋。

  50年前,河南省遂平县的嵖岈山曾闻名全国,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在此呱呱坠地。随后,一颗小麦高产“卫星”从这里升空,一时间震惊海内外,使得此地3个月中就吸引了30万人前来参观。嵖岈山的“人民公社简章”,则成了指导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样板性文件……然而,“无限风光”的背后,公社的广大社员们却深受其苦,连肚皮也填不饱。

  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人民公社”成为过眼烟云,嵖岈山人民公社旧址却因为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被开发成一个别具一格的红色旅游景点,再次吸引着海内外的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第一个人民公社

  从遂平县城西行20多公里,来到如今的嵖岈山乡政府所在地,一座偌大的院落大门入口处,油漆斑驳的木牌上依稀可辨“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字样。

  走进院子,迎面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座坐北朝南的破旧楼房,这就是当年的公社办公楼旧址。墙皮剥落的墙壁上,“人民公社万岁”的标语、毛主席语录和画像已与墙体模糊成一片。院子东边,用围墙隔开的另一个小院里建有新式楼房,那是嵖岈山乡人民政府的办公楼。

  就在这一墙之间,历史的昨天和今天清晰可触。

  1958年春季,时任遂平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的陈丙寅向信阳地区(当时,遂平县属于信阳地区管辖)提出了合并农业合作社的想法,信阳地委决定先在遂平县进行试点。

  这个消息传出后,经过宣传发动的嵖岈山周围的数万村民,打着红旗,敲着锣鼓,拿着决心书,纷纷赶到杨店中心乡,向乡党委表决心,要求并大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成立农业大社,意在模仿苏联的农业组织形式,当时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描绘了“大社”的美好前景:“住的是楼上楼下,用的是电灯电话,使的是洋犁子洋耙,路上的喇叭会说话,苏联有啥咱有啥。”

  这样令人神往的情景,就是当时基层群众理解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模样。嵖岈山当地的干部还通俗地解释说:“共产主义就是天天喝羊肉汤、吃白面馍,顿顿吃扁食(饺子)。”

  那是一段不眠之夜。每天夜里人们打着灯笼、火把,锣鼓喧天地闹到天明,那时,几乎每个人都在急切地盼望着能一步跨入共产主义的大门。在这种心理驱动下,成立农业大社的想法很快变成了现实。

  “4月20日傍晚,杨店街彩旗飘飘,两万多名农民挤在主席台周围。天黑后开会,信阳地区行署专员张树藩高声宣布‘嵖岈山农业大社正式成立了’。”现年83岁的原嵖岈山人民公社的老会计钟宝华回忆说,“那天,群众就像疯了一样地敲锣打鼓、喊口号,震得脚下的地都在颤动哩!”

  大社是由嵖岈山附近的27个农业合作社、9369户人家组成的。此后不久,按照谭震林副总理的提议,“嵖岈山农业大社”正式更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公社所在地有座风景秀丽的嵖岈山,在周围小有名气,公社因此而得名。陈丙寅被任命为公社第一任党委书记。

  就这样,全国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在嵖岈山诞生了。

  人民公社建立后,在上级的指导下制定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根据章程规定,公社实行“一大二公”,社员家的粮食收归大队粮仓,猪羊入大圈,树木房屋统统归公社所有。公社设有幼儿园、敬老院、代销点(当时的商店)、缝纫组等服务单位,办有大食堂,社员们集体劳动、集体就餐,家家户户都不开火做饭。

  嵖岈山人民公社的横空出世,引起了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关注。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亲临遂平视察,在遂平火车站接见了嵖岈山人民公社的带头人蔡中田、陈丙寅。随后一个口号在全国流传开来:“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由此,一场人民公社化风暴席卷神州大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人民公社便迅速普及到了除西藏之外的中国内地所有的地方。嵖岈山的“人民公社简章”,则成了指导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样板性文件。 

  狂热而又苦难的岁月

  怀着对新生事物的满腔热情,嵖岈山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在干部的率领下积极投身于当时波澜壮阔的“大跃进”运动,开始“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许多事物在今天听起来就如同神话!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岁月。号召办工厂,社员们用小车推着各种工具,一天就办起了上百家工厂;要求搞绿化,几万人马齐上山,半个月时间就把荒山都栽上了树苗;那时还村村办大学,目标是每个村都要培养像鲁迅、高尔基这样的作家……

  这种冲天干劲被形容是“一天等于几十年”。于是,嵖岈山公社白天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夜晚则挑灯夜战,人们劳动不计报酬,干活不论点,吃饭不论碗,干活在哪儿就吃在哪儿住在哪儿。有人还创作了一首打油诗歌颂人民公社:“入了公社如上天,一夜等于几千年,利刀斩断私有制,开辟历史新纪元。”

  嵖岈山人民公社成立不到3个月,就再次“一鸣惊人”。

  翻开已经泛黄的1958年6月12日的《人民日报》,“遂平县嵖岈山卫星公社韩楼大队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小麦3821斤”的特大新闻,让记者的目光在此久久地定格。当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了嵖岈山“率先放出中国北方粮食低产田高产卫星”的消息。

  嵖岈山公社放出的“卫星”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国内外的参观者纷纷慕名而来,3个月里来参观的外地干群就达30万人,最多时一天达3万人之多。

  回忆“卫星”上天的过程,钟宝华忍俊不禁:“开始,亩产只报了1800斤,需要县委和地委逐级签字,耽搁了时间,稿件还没有转走呢,许昌就报了亩产2400斤;只好改报2800斤,还是没转走呢,《人民日报》就登了安徽亩产3200斤的消息;产量只好接着‘涨’,就报了3300斤,最后,又改为3821斤!”

  放完了“卫星”,人们又忙着“大炼钢铁”。

  一时间,嵖岈山公社耸立起1000多座小高炉,社员们蜂拥着上山砍伐树木、采集矿石,就连中小学生们也加入了大炼钢铁的行列。

  然而,事与愿违,虽然热情很高,钢铁却没有炼出来多少,当时流传的一个顺口溜形容说:“说炼钢,就炼钢,无论工农兵学商。遍地筑起烽火台,人喊马叫砍树忙,商店关门改了行,农民背矿不收粮,学生运矿用衣兜,干部怠慢扯县长。矿石烧红就是钢,炼出民众‘好思想’。”

  由于劳动力都忙着上山砍树炼钢铁,群山转眼变成了秃山,地里的庄稼,却因为无人收割而烂在地里,粮食越发紧缺了。“那真是一阵风啊!”钟宝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1958年,嵖岈山的庄稼本来长得很好,可是丰产没丰收啊!放‘卫星’说粮食产量特别高,国家下达的征购任务就多,社员的口粮大部分都被征购了,加上秋粮没有收回来,大饥荒就来了。”

  没有了粮食,公共食堂的烟囱不冒烟了,一首顺口溜讽刺道:“食堂好处天天说,端起饭碗打哆嗦,正要张口把饭吃——哎呀,不好!碗中饿鬼要吃我。我吃他来他吃我,这回我怕不得活!”

  这时,嵖岈山的社员们才恍然大悟:肚子饿才是最大的真理,“人民公社”并不能当粮食吃!饿急了,社员们只得千方百计地找吃的:喂猪的糠,吃了;粮食种子,吃了;就连树皮也吃了,只吃得村庄里为数不多的树木相继死亡。

  遂平县文化局调研员、原嵖岈山公社团委书记曹新志回忆说:“那时,别说群众没有吃的,干部也饿得发晕。”

  付出了那么多热情与心血,可是梦想中的好日子并没有出现,如此情形下,公共食堂散伙了,群众集体劳动时没有积极性了,来嵖岈山参观的人少了,曾经热闹非凡的嵖岈山人民公社逐渐变得冷清下来。

  人民公社纷纷摘牌

  时光走到1983年,一场气势磅礴的改革开放大潮正席卷华夏大地,那一年,全国各地的人民公社纷纷摘牌,恢复乡镇建制,嵖岈山人民公社也走到了尽头。

  当年10月,存在了20多年的“嵖岈山人民公社”毫无悬念地成为历史。

  原嵖岈山乡人大副主席周留栓,当年曾任人民公社的通讯员,他回忆说:“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撤社改乡时,群众的情绪并没有什么波动。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这很正常。”

  “人民公社”为什么会消亡?有一个顺口溜评价公社体制是“瞎指挥的班子,吃大锅饭的架子,一平二调的路子”,还有一个顺口溜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公社社员劳作的场景:“出工慢腾腾,下班一窝蜂,成天磨洋工,吹个哨子敲个钟。”群众的语言是丰富而深刻的,它形象地揭示了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弊端,从而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摘牌、换牌就势在必行。

  “现在,很少有人记得过去。但是,教训不能忘记,到啥时候都应该实诚,不能说瞎话,说瞎话对国家对人民都不利!”思前想后,钟宝华心里五味杂陈。

  撤社改乡之后,还是那片地,还是那些人,嵖岈山却是旧貌换新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过去的土坯房不见了,家家都住上了楼房或平房,拖拉机、电视机、冰箱、小轿车等高档用品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的日子正一天天地红火起来。

  “我们乡现在发展得不错,经济实力一年比一年强。”嵖岈山乡乡长王建辉告诉记者,近年来,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多元,社会事业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长足发展。

  一个新旅游点的诞生

  历史长河的涟漪渐行平缓,嵖岈山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原嵖岈山人民公社撤销之时,作为纪念,公社办公楼院旧址被保留下来。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人民公社旧址,被誉为“天下第一社”。 2006年6月,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嵖岈山公社旧址紧邻国家地质公园——嵖岈山风景区,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嵖岈山风景区的日渐红火使当地人意识到,作为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嵖岈人的另类财富。于是,当地政府收集整理公社的有关文物资料,恢复公社旧址原貌,将其开发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景点。

  2002年5月1日,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历史的见证,向游人展示着昔日的悲壮与辉煌,演示着历史的沧桑,使人们在这里深入了解人民公社的历史,感受共和国发展的艰辛历程。

  旧址分3个展示区,是当时社会面貌的缩影。记者看到,在办公楼展示区,保留着公社当时设置的联合办公室、农业水产部、畜牧部、工业交通部、财政贸易部、劳动福利部、文教卫生部、人民武装部和计划委员会等“七部一办一委”。在图片文物展示区,展示有公社民兵胸章、周总理签名的奖状、1958年办大食堂及大炼钢铁的资料、文物、照片等1500余件。在实物展示区,展示有公社大礼堂、食堂、招待所等旧址及辘轱、水车、扁担、抬筐、耙、犁、耧、铁轮车、纺花车、织布机、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3000多件。

  嵖岈山公社旧址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其中不乏国务院参事和名牌大学的专家教授,来自法国、俄罗斯的游客也千里迢迢前来参观。“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嵖岈山乡乡长王建辉表示,“今后,我们要通过旅游推介活动,让这个人文景点和嵖岈山自然风景区互相映衬,提高美誉度,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退休以后,周留栓就做了公社旧址的义务看护人,他还收集了满满两书架有关人民公社的文献。周老汉介绍说:“我从参加工作起就开始收集人民公社的资料,有的是从废品站买来的,有的是从老乡家中要的,日积月累,才有了今天这些资料,我要把这段历史完整地留给后人,让后人回顾评判这段历史时能够客观公正。”

  对人民公社怀有朴素情感的周留栓,打算一直在这里当义工,把他的所知、所感、所思告诉更多的游客:“做事情靠头脑发热是不行的,过分讲究形式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 作者: 本报记者 余英茂 文/图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