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独家责任:郑州农业发展的“圈地”模式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7-09-28 01:01:14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核心提示

  今年9月,郑州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二七区侯寨乡樱桃沟村成立。该村樱桃的注册商标“樱桃沟”也正在工商部门的审批中。侯寨乡除了30里樱桃沟名声显赫外,其万亩葡萄园、十里钓鱼沟对郑州市民来说也并不陌生。

  一个贫瘠的黄土沟怎么会成为一个众人青睐的地方,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谜底其实很简单,农业产品的差异化,让这里的人无法拒绝眼前的“财富”。

  

  

  贫瘠山沟的品牌化营销

  9月22日下午,樱桃沟村张老定家的院落正在整修。

  “这也是樱桃沟村新农村建设的一处样板房,现在已有十几户农家在按这种风格整修房子。”负责房屋造型的园林设计师孙庭辉这样概括樱桃沟村的未来,“粉墙灰瓦,丘陵樱云人家。”而这些充满诗意的农家小院都将经营农家乐项目。

  张老汉家有2亩多地的樱桃树,还有葡萄树。在他看来,每年樱桃和葡萄成熟的时候,不光郑州市民来采摘、游玩,外地人也会来观光。每年光这几十万人次的观光旅游、水果俏销不说,吃饭、住宿肯定也得火起来。尽管他对农家乐了解得还不多,但他已经隐约嗅到了好日子的味道。

  

  一次政府主办“樱桃节”的尝试

  

  1999年,侯寨乡开始举办樱桃节。

  樱桃沟位于侯寨乡南部,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一道深沟里布满了青翠繁茂的樱桃树。樱桃沟村的老人们说,这里种植樱桃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所产樱桃色泽艳丽,入口甘甜。

  但在10多年前,这里出产的樱桃并不好卖。

  那时,村前村后都是土路,也不通公交车,每年樱桃上市季节,就靠村民肩挑背扛,或拉着架子车去城里卖,光从家里到城里这段路就得走上三四个小时,还卖不上价钱。

  如何让在这块贫土地上生存的农民靠祖辈留传下来的樱桃树增加收入呢?

  侯寨乡北边15公里处的郑州市区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郊观光旅游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樱桃节在这样的思考下应运而生。侯寨乡大张旗鼓地邀请郑州市民到山沟里欣赏风景,同时品尝樱桃。没想到这招棋一举成功。

  “我亲历了这种从樱桃卖不出去到现在樱桃不愁卖的大变化。”张老定说,他打小就跟随父亲种植樱桃,1996年时每斤只卖1元多。而且那时樱桃供应期较短,每年都是“增产不增收”。

  “后来,政府帮我们请来果树专家,改良品种,使樱桃成熟期由原来的10余天延长为60天。”张老定说,现在村里的樱桃树不仅有郑州的小樱桃,还有从美国、意大利等地引进的大樱桃品种。樱桃的身价也高了,售价从每斤几元到几十元。“现在全村樱桃种植面积有1100亩,年产量近40万斤。”

  目前,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樱桃沟村已以村委会集体名义,申请注册了“樱桃沟”商标,正在等待相关部门的审批。

  

  “樱桃节”模式得到了复制

  

  如果说樱桃沟村村民靠樱桃发家致富,那么侯寨乡铁三官庙、荆寨、红花寺、南岗刘等7个行政村则靠着万亩葡萄园遐迩闻名。

  侯寨乡的这7个行政村种植葡萄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有50多个品种,总面积达1.5万亩,连绵数十里,年产葡萄上千万公斤。

  有了樱桃节的成功举办,葡萄节顺理成章。2005年,侯寨乡第一届葡萄节开幕,盛况空前,游人如织。如今,一个乡的樱桃节、葡萄节早已变成了郑州市的节日。

  每年5月的樱桃节、8月的葡萄节,都吸引了数十万外地游客前来采摘和购买。原来卖不及摘不完的樱桃和葡萄成了抢手货,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农民增收数百万元。“以前卖葡萄是推着车走街串巷,这几年侯寨乡连续举办的葡萄文化节,把侯寨葡萄的名传出去了,卖葡萄再也不用辛苦了。”红花寺村一名果农告诉记者。

  

  一个鱼塘带动一条沟的经济发展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侯寨乡桐树洼村的农民靠的是“鱼”。

  桐树洼村同样沟壑纵横,大块的平整土地都很少,唯一的一条下李河也因断水变成了山高树密的荒沟。可就是这么一条不起眼的荒山沟,却因“鱼”变成了“聚宝盆”,名字也因此变为“烤鱼沟”。

  这条沟里的第一个能人是当时沟底水利站的鱼塘承包人张永万。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张永万承包下鱼塘专供外地人来此钓鱼,生意还不错。

  过了两年,桐树洼村土生土长的村民陈水妞突发奇想,在沟底水利站鱼塘边上搭起了两间茅草房,专给钓鱼人加工烤鱼。这在当时绝对是一道美味,让只知道鱼能油炸、清蒸吃的郑州人开了眼。一传十、十传百,许多钓鱼人慕名而来。

  陈水妞又建议张永万利用这里独特的地下温泉水,养非洲的罗非鱼。这种鱼因生活在26℃温水里,肉细刺少,活鱼宰杀后一经烧烤,皮黄肉嫩,香气四溢,让人胃口大开。

  这下,两个人都挣了大钱,让村民们看到了挣钱的门道。村民们沿着一条沟开发了上百个鱼塘,建起了几十家烤鱼店。

  鱼塘对面,只见一座山上挖着山洞,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烤鱼城、避暑山庄、洞连洞等,一派朴实的风格。“现在来休闲的城里人可舒服了,可享受一条龙服务,上午垂钓,中午吃烤鱼和农家菜,晚上住山洞。”一名20来岁的垂钓者告诉记者。

  无疑,这条沟已经形成了集餐饮、休闲、娱乐、住宿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圈地”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

  

  二七区旅游局局长牛志宏介绍说,这几年区政府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多届樱桃节、3次葡萄文化节,让村民不出果园就能顺利销售樱桃、葡萄。让前来采摘葡萄的市民有地方玩,有农家饭吃,用节日助推瓜果销售这种形式逐渐走向成熟。目前,二七区已形成30里樱桃沟、万亩葡萄园、十里钓鱼沟、尖岗水库游、凤凰岛、梨园村、农业观光园等特色休闲观光旅游区。

  不过,5年以后的二七区观光农业会比现在更具特色。二七区已请了专业的规划公司,通过5年时间,在全区建成10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20个休闲观光农业区,30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争取有1500个农户直接参与农家乐旅游,1万名农民从农家乐旅游中获得明显的经济利益,乡村旅游产业达到5亿元。

  “政府把一些昔日见不到效益的土地,集中起来搞特种化经营、差异化经营,这种模式为这个地方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严格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圈地’,但受益者最终还是农民。”9月21日下午,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

  

( 作者: 晚报记者卢曙光 程国平 李亚洁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