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特别报道:新乡愚公泉关门事件考问景区承包模式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7-08-07 05:35:40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核心提示:新乡市愚公泉景区,早在上世纪70年代曾蜚声中外。先后有17个国家元首、13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观,并高度评价这一奇迹。而如今,昔日的辉煌已荡然无存,荒凉、萧条的景象让人心痛不已。这个承载了几代人梦想与血汗的景区,如今走到了尴尬的绝路上。近日,愚公泉又曝新闻,因经营管理不善,景区旅游业务经营许可证被注销。一个曾经声名在外的景区缘何会走到如此境地呢?

    血汗铸就愚公泉

    2007年7月26日中午,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丛中枯燥而单调地鸣叫着,愚公泉内偌大的园子里空无一人。昔日游人如织的喧闹场面已难寻觅。院外,呼啸而过的水泥卡车,卷起阵阵灰尘,钻进园子内,散落在树丛中,给园子内蒙上一层黑衣。萧条、悲凉,这是愚公泉给记者留下的最深印象。

    位于新乡市凤泉区的愚公泉,建于1966年11月。是当时的耿黄人民公社党员携社员,遵照毛泽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指示开凿而建,故名“愚公泉”。

    35年前,这里是一片不毛之地,没有庄稼,土薄石厚,水源奇缺。“旱灾年年有,十年九不收,逃荒卖儿女,吃水贵如油。”这正是当年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1964年春天,该区后郭柳村村民在距峙山一公里远马家山烧白石灰。一声开山炮炸出一个溶洞,一眼望不到底。村民投下石头试水深浅,只听到“咚”的一声响。随后几个胆大的村民用绳索拴着腰下去查看,这才发现了溶洞中有大量水源。用水泵抽了几天几夜也抽不干,才知道这里是个泉眼。为了解决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村民开始开凿泉眼。从1966年开始,一直到1974年建成竣工,历时8年,开挖泉井4眼,挖掘土石方400万立方米,凿挖输水隧洞5000米,建提灌站15处,修渠道145公里。这里于是成了“泉水哗哗流,渠道绕山头,不怕天大旱,年年得丰收”的人间胜地。愚公泉的建成,解决了当地吃水难、灌溉难的大难题。在整个开凿过程中,村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孙风琴、刘际安、张好会、周景利等人为开挖愚公泉献出了宝贵生命。

    愚公泉由辉煌走向没落

    愚公泉虽为人工开凿,但自然景观奇特。桥下有泉,路边有溪,曲径通幽。踏入这片土地,清幽神奇的景观,让每位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伴随着山水间的花草鸟鸣,给人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神奇的愚公泉,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及世界上许多专家和领导人前来参观学习。1974年至1981年,先后有布隆迪、阿尔巴尼亚、也门共和国、日本、美国、德国、南非等17个国家元首,13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来到愚公泉参观,高度评价这一旷世奇迹。可如今,经历了20多年风雨后的愚公泉,再也寻找不到那种感觉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荒芜。在偌大的园子里转了两圈,记者寻着机器的轰鸣声来到了一座房子旁。敲开门后,看到里面有十多个忙碌的工人,他们在这里忙着生产矿泉水。

    据这里的一位生产工人介绍,因这里水资源比较丰富,并且还含多种稀有矿物质,一位当地老板在这里投资了个水厂。记者根据水厂工人指引,来到了愚公泉风景区管理办公室,楼上楼下挨着敲了一遍门,也没见到一个管理人员。正准备失望地离去时,一个穿着胶鞋、自称姓李的男子来到记者跟前询问记者干什么,记者表明来意后,他说:“在这里你找不到人的,景区被当地一个农民企业家叫李维锋的人给承包了。你想了解更多情况,可以去找他,他的厂子离这里有5里地。”当记者提出想进到景区展览馆看看时,这位姓李男子把记者领到了办公室。他说:“我现在是给他们看门的,顺便在水厂打些零工。”边说边找钥匙。在抽屉里翻了半天,他拿出一把生锈的钥匙领记者到展览馆,打开门,让记者进去参观。

    这是一个用三间房改成的展览馆,门口挂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艰苦奋斗教育基地”的牌子。进入屋内,四面墙壁上挂着景区的发展简介和各国领导人来愚公泉参观学习的照片。今天,我们只能够透过那已经泛黄的老照片,去感受昔日的愚公泉的热闹辉煌场面。愚公泉遭遇“关门”内幕

    告别水厂工人,记者来到李维锋的公司。这是一个主要生产纸业的公司,院子里机器轰鸣,工人们不停地忙碌着。敲开办公室门,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吃饭。当得知记者的来访意图后,他抱歉地说:“真不巧,李总昨天刚去北京学习了。景区这块现在由刘朝霞负责,她今天也去市里找领导交涉景区营业执照被注销的事情了。如果可以我帮你联系一下,你可以去采访她。”随后,他拨通了刘朝霞的电话说明了记者的采访意图。在征得同意后,记者乘车赶往新乡市进行采访。据刘朝霞介绍,他们公司是在2001年6月,与新乡市有关部门签订了承包投资开发协议。从2001年到2002年之间,他们公司先后投资了400多万元完善景区内的各种设施,也曾经下了不少工夫进行旅游推介。可这些年来,不断的投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景区收入最好的时候也就是开业初期,平均每天的旅客量达到2000多人。而今年“五一”黄金周,收入还不到1000元。他们也作过调查,游客都说这里是个好地方,尤其40岁以上的人对愚公泉很有感情。但是,这里交通不方便,周边环境较差,附近也没有与景区相配套的餐厅等设施。她说:“如今愚公泉到这个地步,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一直在努力,可到头来却落了个被注销经营许可证的下场,下步我们将尽快想办法扭转这个局面,让景区活起来。如果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寻求其他人士的合作。愚公泉不单单是我们自己的,也是社会的。”刘朝霞说在最初没承包景区前,景区一直处于半关门状态,因需要投资的太多,他们也没能力再投资了,相互的配套设施也跟不上,造成了来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少。况且该景区地理位置也不好,离景区很近的一些工厂污染严重,路上拉水泥石灰的车昼夜不断,长此以往景区也受到严重污染。来观光旅游的人,感受最大的就是这里特别“脏”。采访刘朝霞结束后,记者来到了新乡市旅游局了解情况。该局规划发展科一位姓汪的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愚公泉确实是被注销了旅游经营许可证,这也是新乡市第一家被取消旅游经营资格的景区。取消愚公泉旅游资格主要是因其管理不善,不能正常开展旅游活动。他们的旅游景区(点)业务经营许可证是在2002年11月核发的,按说到2005年到期,可景区没有人来办理相关手续。再说,景区应该具备的设施也不够健全。对于游客少的原因主要是经营管理者没有对景区进行很好的宣传策划和推介。”愚公泉缘何会由辉煌走向没落,该负责人认为最主要的责任在于承包方。他认为承包方在管理经营方面出现了问题,愚公泉原本是个很不错的牌子,但被承包出去后,一直没能很好地运营。唯一起到作用的就是景区现在利用自身资源,办起了水厂,卖起了水。本身是搞旅游经营的,可现在却是卖水,搞得不伦不类的。这样下去怎么能够经营好呢?游客谁还会去?现在很多旅游景区或者旅游景点被个人承包,有些景区被承包后,经营是一落千丈,最主要原因是管理经营模式不对,往往是承包者急功近利,这样往往是适得其反。对于如何评价这次愚公泉遭遇“关门”事件,该负责人叹口气说:“无奈。”

    愚公泉“关门”事件

    考问旅游经营模式

    景区经营管理权被承包,这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个现象。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全国多处都出现了类似的景区被某公司或个人承包经营管理权事件,但一直到2006年,建设部才下文明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经营权不得转让”。可对于一般风景区的经营权是否能够委托经营,国家目前并未明确规定。这就给一些景区或承包者提供了商机。愚公泉经营管理权被承包,也正是在这一环境下顺利实施的。类似景区经营管理权被承包事件,在新乡市并非愚公泉独此一家。早在2002年8月新乡市的八里沟风景区就被北京龙脉集团和辉县市以及八里沟所在的乡镇与乡村三级组织联合承包经营,前者以投资入股,占60%的股份,后者以资源入股,占40%的股份。然而,在2006年年底和2007年年初,他们通过新闻媒体,在国内公开再次转让经营管理权。二度易主的八里沟招来了众多人士质疑,与此同时,郑州一家景区在转让经营权后,经营者为快点赚一把,不惜在广告上做过头宣传,但内部管理混乱,结果“生意只做头一拨,把景区名声毁了”。

    据了解,目前河南栾川县重渡沟景区在2005年,被北京清华工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整体买断经营权50年;河南石人山风景名胜区在2006年,被天瑞集团有限公司承包经营50年;2004年河南嵖岈山景区50年经营权被天津港保税区海加利工程有限公司承包。记者查阅到的资料显示,早在2002年,专家就已经对风景区经营权能否转让展开辩论,当时建设部的态度是“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区资源及其景区土地,管理机构不得从事开发经营活动,企业不能承担规划管理责任”。2005年4月,建设部再次表态“禁止转让国家级重点风景区经营权”。事实上,对于经营权的操作,专家们认为“处于模糊地带”,没有全部“封死”,但也没有放开。大批名川大山被“转卖”给企业经营,并不乏运作成功的案例,但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景区资源被过度开发、环境遭到破坏、服务质量下降、管理混乱,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

( 作者: 记者 李明德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