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黄河湿地保卫生态郑州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7-03-27 02:50:46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贾鲁河:失忆的故道 

  历经千年风雨的贾鲁河,是牵动郑州发展的历史故道。它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承袭着“楚河汉界”的苍劲意味,只是在若干年岁月的侵蚀之后,原本汹涌的水势渐渐干涸或湮灭,成为与旧时气象毫不搭界的一处破落河道。它跟这个城市互为依托的关系,也在城市居民的交替中,渐渐被人忽略。然而,兴衰演变,逝去的毕竟是表征,那些流淌千年的历史,无论何时都镌刻在记忆深处,随着郑州生态规划的明晰,这个不断得到治理的内河,正面临一次重大的改变。

  历史故道的渊源和现状

  从密县(今新密)出发,一路挟沙卷浪地穿越无数村庄和农田,然后直奔开封,东流入淮,这就是历史上壮观的贾鲁河。

  据1984年出版的《水利史话》记载:贾鲁河经人考证,是楚汉相争时的“鸿沟”。鸿沟是战国时期魏国所凿,故道位于荥阳市北,它引黄河水逶迤向东,流经开封,再南下注入颍河,气势浩荡。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此对峙,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郑州水利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周强告诉记者:这条河历史上曾经给中原带来多次大的水患,在元朝末年经工部尚书贾鲁疏浚后,改称贾鲁河。

  追根溯源,经历了数个朝代变迁的贾鲁河,掩藏着繁缛的历史轨迹。记者查阅《大清一统志》发现,关于贾鲁河的记载是这样的:“贾鲁所开河在仪封县黄陵岗(今兰考一带),故道埋没。今所云贾鲁河,即宋时之蔡河故道,本名孙家渡河。”

  而孙家渡河位于荥泽(今郑州古荥东北,公元601年更名为荥泽),《明史记事本末》又有记载,从孙家渡河口一直向东,经过开封朱仙镇,一直流淌到项城,自元末贾鲁疏浚后已200余年,淤积严重。明代刘大夏认为,若疏而浚之,使之由泗水入淮河,就能减弱上游来水的气势,另外,再利用黄陵岗(兰考)的贾鲁旧河,“疏而浚之,使之由徐(州)入淮(河),则可减弱下流的气势”。不仅决口可以堵上,漕运也会顺利。于是明弘治七年(1494年),刘大夏开始疏浚孙家渡河口,也就是鸿沟所在的广武镇,同时另开一条70余里的新河,这条河依稀显露着贾鲁河今天的脉络。

  与黄河相通的贾鲁河,流域全长246公里,在郑州市郊境内39.1公里。《汉书·地理志》称之为“狼荡渠”,水势浩荡,蔚为壮观。只是今天,这种浩荡早已不见,黄河水到了南岸的“楚河汉界”遗址,便戛然而止,曾经惊涛拍岸的“鸿沟”,转眼就消退归隐在地表深处,原本的故道裸露,成为灌木丛生的山峪。沟壑之间烟尘缭绕,沧桑遍布。而那些有幸保留下来的故道,却没能躲过现代工业的浸染,成为面目全非的污水河。1938年6月,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使黄河水再次漫天遍野地肆虐,据当时的《河南赈务报》报道,郑县(今郑州)被淹4/10,大水过后,贾鲁河彻底荒废。

  无论岁月冲淡多少故道遗迹,作为重要水利工程的贾鲁河,也还在史书的一角保留着深刻的记忆。根据《郑县志》记载,源自密县(今新密)圣水峪的上流,源自九仙庙泉的东流,以及源自郑州市郊三李村西冰泉和温泉的中流,在郑州市郊的尖岗村西会合,携着京、索、须、郑四条水系,一路高歌,流经侯寨、须水、石佛、老鸦陈、花园口,然后直入中牟境内,再从那里流向尉氏、扶沟、西华,在周口市入颍水。郑州境内的金水河、索须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都是它的支流。这样的出身,使贾鲁河成为当时漕运的重要通道。记者 王杰

( 作者: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