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特别报道:一种无形资源和一个城市的外商投资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8-09-26 08:22:49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核心提示

  华侨华人是一种无形资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侨务部门与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建立了感情联系,经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这种无形资源为我市经济发展发挥作用。截至2007年年底,我市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20家,华商企业占其中的70%。

  郑州华人华侨遍及世界各地

  华侨即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侨被称为外籍华人。

  地处中原的郑州市不是东南沿海地区,怎么会有华侨呢?

  据郑州市侨联介绍,郑州的华侨主要出现在辛亥革命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们主要分三个时期出去:辛亥革命后,美、意等帝国主义利用天主教、基督教在郑州办圣德中学、华美医院、公教医院,一些学生接着到国外学医、神学,定居国外;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郑州沦陷后,日本鬼子从郑州抓走一批劳工,他们不少流落国外;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郑州籍一些国民党军政人员、工商业者及家属逃往台湾、香港,后转移国外。

  到1988年时,郑州华侨有669人,外籍华人有1689人,港澳同胞有1082人。他们分布在世界44个国家和地区。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身在异国他乡、生活比较舒适的华侨们,期盼祖国强大、期盼回家报效祖国。

  拨乱反正让华侨认同祖国

  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国家急需华侨的大力支持。如何让华侨重新认识祖国?如何让华侨回国投资兴业?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归侨、侨眷曾经受到的不公正遭遇问题,让他们在海外的亲属寒冷的心重新回暖。

  从事侨务工作23年,现任市外事侨务局国内处处长的贾惠祺回忆说,1982年以前,我们着重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清理归侨、侨眷、港属职工人事档案;落实华侨私房政策,落实归侨、侨眷、港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精简下放的归侨职工的工作。甚至在高考刚刚恢复时,郑州市对归侨子女实行录取时照顾分数的政策。

  贾惠祺说:“包括1983划归郑州的中牟、新郑、密县、登封、巩县,到1985年全市平反纠正冤假错案58起。取消了强加于他们的莫须有罪名,他们的财产该归还的归还,该补偿的补偿,工作该恢复的重新安排。对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各个方面一视同仁。”

  在海外的华侨了解到国内亲人平反昭雪的情况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偷偷摸摸、乔装打扮回国看望亲人,试探国家政策的真假。1981年祖籍荥阳县北邙公社赵村大队的巴西华侨宋明义回来时,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双布鞋、一条裹腰裤子、一件棉布上衣、一条白毛巾,按照在国外可以看到的陈永贵照片进行打扮,悄无声息回到家乡看望亲人。

  报效家乡出现捐款捐物潮

  这些回家的华侨切身感受到国家对归侨、侨眷的关心照顾,看到他们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重新获得了解放,只是家乡经济普遍落后,于是出现了一场对家乡捐款、捐物热潮。

  巴西华侨宋明义当时向大队捐款4万元,建了一幢小学教学楼,同时向县计委捐一台计算机,不久又捐款2万美元建一幢中学教学楼。他还拿出6000元给村子打一口井,解决乡亲吃水问题;拿5000美元存入银行,靠利息设立奖学金,奖励本村好学上进的孩子;捐款2万元资助家乡兴办旅游事业;出资20万元与本村人合资兴办两个养鸡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汽车是国人的“稀罕物”,回来的华侨纷纷捐赠汽车。1984年到1986年间,从港胞唐宪国向家乡荥阳县侨联捐赠面包车3部开始,郑州市共有22位华侨捐赠汽车56部。中间稍微停歇,1988年捐车、捐物热潮再起,他们除了捐赠汽车,捐赠尼龙布、化肥、化纤布、医疗设备、摩托车、冷藏柜农业机械的都有,当然也有捐款的,他们以此来表达对家乡人的热爱之情。

  华侨投资占外资七成多

  捐款捐物只能表达一种心情,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解决大问题,更不能促进家乡经济的长远发展。郑州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外资,需要华侨回来投资兴业。

  新中国成立不久时,那批回来的归侨给郑州市带回不少外汇。

  粉碎“四人帮”后,国家发文贯彻执行侨汇政策,对拒收侨汇的人做工作让他们接收。这样一来,1978年郑州市侨汇达13万元,1979年达16万元,1980年达23万元。上世纪八十年代后5年,郑州市侨汇收入达1014万元,这对郑州市经济发展对外汇的需求依然是杯水车薪。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郑州市侨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与华侨建立联系,为“三引进”铺路搭桥、穿针引线。1984年到1985年,郑州市就引进侨胞和港胞兴办的“三资企业”12家,引进资金3600万美元。1988年,郑州市“三资企业”发展到36家,其中34家为侨胞和港澳同胞投资。1990年,“三资企业”发展到64家,其中侨胞和港澳同胞投资50家,占79.6%,他们的投资占总投资的88.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侨务部门与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在海外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侨务工作代表处,方便和华侨地联系。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东南亚各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的30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和媒体建立了友好关系。为我市经济发展牵线搭桥,推荐对外合作项目300多个、引进人才100多人次、华侨捐资助教金额达2000多万元。截至2007年年底,我市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20家,华商企业占其中的70%。

  通过“根”文化吸引华侨华人

  华侨华人中有很多是客家人,他们的老祖先都是中原地区的,经过祖祖辈辈艰辛的拼搏,如今他们的后代都比他们先辈在居住国文化层次高、政治经济地位高。

  为给在国外土生土长的华侨华人归属感和认同感,郑州市侨务部门以感情为纽带,千方百计组织活动,发挥“联谊、服务、引导”的功能,重点与100多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华侨领袖、郑州籍“四有人士”(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声望、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保持经常联系,凡是我市有重大活动,都邀请他们回老祖先居住地走走看看。

  从事侨务工作10年的原侨办副主任孟志杰谈起如何和华侨拉近距离、吸引他们回来投资滔滔不绝。他高兴地说:“我们主导申办了并成功举办了‘世界第18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那次成果十分显著。我们还策划组织举办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并且是多次举办,在全世界华人中影响很大,每次都回来很多著名的华侨华人。全国100个大姓氏中70多个姓氏的发源地在咱们河南,我们要通过‘根’文化,凝聚华侨华人的心。”

  “我们郑州的侨务工作眼光不仅仅是郑州籍或河南籍的华侨,我们面向的是全球所有华侨华人,例如美籍华人黄建南祖籍不是郑州的,但他十分认同中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我们一直和他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通过他们开展‘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侨引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工作。”市外事侨务局国外侨务处处长李刚说。

  据李刚介绍,1945年出生的美籍华人黄建南祖籍是浙江温州的,解放前随家人去了台湾,在美国取得了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就在美国银行界工作。1985年担任香港力宝集体总裁,1986年任加利福尼亚州银行总裁,1991年任洛杉矶金山银行副董事长。1980年在阿肯色州与克林顿结识成朋友,1994年被克林顿任命为商务部助理部长,1996年任美国民主党财政委员会副主席,为争取华人的权力和地位作出了很大贡献。现在黄先生是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是中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吸纳资金雄厚的海外华人投资中国二三级城市建设。最近黄先后来到郑州,准备把郑州生产的农机产品销往越南。

  新一代华侨华人更爱家乡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历史规律。中国未来属于年青一代,也属于年青一代的华侨。改革开放后走出一大批留学、创业的年青人,不少加入了外籍,成为新一代华侨,他们中有很多佼佼者。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回来的华侨是投资传统产业的话,最近几年回来投资的年轻华侨基本都是投资高科技项目,他们身为硕士、博士、博士后,回来就带着项目和资金,站稳脚跟就立竿见影。

  例如1968年出生的美籍华人王为工,1991年大学毕业后全家移民美国,他在取得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2001年6月辞别了在美国的家人,只身回到郑州成立了“河南世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参与者有十多名身在海外的高科技专家。他曾作为全国归侨代表,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被授予“河南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和“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荣誉,当选为郑州市政协委员,被国务院侨办评为“回国创业百杰”,当选中国华商会常务理事、河南留学回国创业促进会常务理事、郑州市海外交流协会荣誉会长。经过7年时间,他们的资产由创业初期的500万元发展到现今的8000多万元。

  为给新一代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科技专长和对外联系作用,河南省人事厅、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郑州市人事局,于1998年1月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河南省留学人员创业园。2002年7月,经人事部批复,同意该创业园与河南省政府共建,此后成立了中国河南留学人员创业园。

  截至去年底,创业园已引进186个项目,项目注册资金达10亿元。其中,光电机一体化、软件开发、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项目占一半多。据该创业园负责人介绍,他们计划到2010年前吸引300家留学生企业入园创业,实现总产值40亿元。

  目前,郑州市有海外工作对象5000余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在国家深化改革政策地感召下,在郑州市发展越来越快地吸引下,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身怀绝技”的年轻华侨华人回郑州创业,这一无形资源也将为郑州发展再立新功。

  

  

  

( 作者: 本报记者 赵国锋 文/图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