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独家责任:儒家文化试验中心的三年“播种”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8-08-29 09:43:18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三年前,一群儒家传统文化继承推行者,选择在安徽省庐江汤池镇建立中华传统文化示范基地,以期三年之内,用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 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的智慧,进行一场浩大的“新国民教育”,将汤池变为“礼仪之邦”,成为天下人行为规范的道德样板。三年时间转瞬将逝,汤池到底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迎接世人检验,她给这个社会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核心提示

  当年,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落户汤池小镇的初衷,就是要证明:和谐社会是可以实现的,和平并不遥远。创办者释净空教授还有一个希冀,那就是10年后,文化教育中心可以走出30个现代孔子、现代孟子,而这30个人10年内没有钱可赚,要做出极大牺牲和奉献,他们将成为儒家道德伦理和未来世界和平的“播种者”。不过,在释净空教授眼里,文化教育中心现在仍处于成长阶段,而这些未来的新孔子和新孟子刚读完幼稚园,必须继续数年的努力学习。那么,真实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是什么样子?在没有政府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如何运转?工作人员又是如何工作呢?

  文化教育中心·探访

  这里是汤池儒家文化的试验中心,3年共向世界各地1万多名参访者开放了讲座

  8月9日16时,汤池镇迎宾路庐江文化教育中心。

  身着月白色唐装、黑裤子、布鞋的年轻男子一次次弯腰,用标准的90°鞠躬向络绎不绝的参访者问好。

  大门东西两侧的接待部里,几位后挽发髻,身着明黄色唐装、长裙、布鞋的年轻女子正在帮来访客人放置行李。她们面色纯净,眼光柔和,姿势端庄而讲究。说话声音轻柔随和,吐字舒缓清晰,让人听了心里很是舒服。

  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是到汤池参观学习的人心中的一块圣地,这里也可以称得上是汤池儒家文化的试验中心。但却没有任何标志校名的校牌,只是在大门两侧贴着“心作良田百世耕,善为玉宝一生用”的大副对联。也许是想来参学的人能从对联上首先悟出“人之初,性本善”应为幸福人生的基础吧。

  作为一个教育单位,自2005年11月投入使用后,文化教育中心已面向世界各地1万多名参访者,开放了全免费讲座,先后培养了7期共300多人的儒家基础师资力量。

  文化教育中心·成长

  看着如今已经人来人往的文化教育中心,很多人都难以想象到3年前,刚刚在这里落脚时的坎坷经历。

  “那时候,我们这里没有人相信这个中心会待长久。”汤池镇柳园诗社社长马贤松说。

  2004年底,在国家有关部门“不支持、不鼓励、不排斥”的政策下,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艰难筹建,其间经历诸多来自各方的磨难,但凭着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热爱,一群“新儒者”最终将这个中心矗立在汤池镇上。“他们不是企业,也没有什么赚钱项目,能靠什么在我们这里站住脚呢?”当地居民朱玉勤的话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想法。

  当时,来自台湾的蔡礼旭老师带领全体志愿者不分严冬酷暑在街头捡垃圾。30多名老师还走遍全镇12个行政村,一家一家教授《弟子规》和传统礼仪,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茶话会,举办合唱团,利用农闲时间和村民接触,融合感情。

  而台湾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杨淑芬在完成繁重教务工作的同时,抽空举办少儿书法班、篆刻班,亲自选购笔墨纸砚,亲自任教。短短3年时间,少儿班小学员的书法、篆刻作品无数次走出汤池,走向国际文化交流的展台。

  终于,老师们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征服了汤池居民。

  2006年秋天,在山东省庆云县的盛情邀请下,文化教育中心传出了要搬走的消息。“我们写信给镇政府、县政府、县教育局、县宣传部,请求他们出面挽留。我和几十个居民亲自跑到各个政府部门送信。”谈到这段回忆,汤池镇健身协会会长薛尧友眼里闪烁着泪花。庐江县县长王明生在看完信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汤池镇政府,要求政府出面挽留文化教育中心继续在汤池工作。

  从此,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和汤池人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文化教育中心·员工

  每月只有550元的生活补贴,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大学教授

  8月10日,早晨5点钟,天色刚刚透出亮意。彭俊玲老师已经起床了。

  5时30分,所有中心老师及参加8月份封闭式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的学员开始晨读,《弟子规》和《孝经》各读一遍。

  打过太极拳,吃完早饭,来自各地的学员开始了一天的课程。上午、下午、晚上各三大堂课,一直要上到21时,接下来再写当天的“学习心得”。

  彭俊玲老师来自郑州,在中心断断续续做了一年义工后,终于在去年9月份转成正式义工,目前在中心接待部工作,每个月可以拿到550元钱的生活补贴。“虽然没有丰厚的收入,但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彭俊玲说。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这几句话是《弟子规》的内容。作为儒家的基础德行科目,虽然只有1600多字,但中心把这当作选择员工的标准。

  “到这里来的人,没有是为钱来的。” 彭俊玲说。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有的是硕士、博士、大学教授,但到中心后,他们无不是从头开始,没有高下之分,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平等的。

  “来到这里,只为亲近圣贤的教诲,找到一种宁静、充实、感恩、无惑的心境。”来自内蒙古的义工刘肖恩辞掉了家乡的工作来到这里,他觉得很幸福。

  文化教育中心·运转

  在没有政府拨款的情况下,全靠世界各地爱心人士的捐赠

  8月11日,文化教育中心接待室的登记处里依然忙碌,来自北京的司马先生执意要将200元钱捐赠给中心。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随意接受这种捐赠,除非捐赠者是真诚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中心接待部主任宋冬兰介绍,3年来,中心的花费比较庞大,包括场馆建设和各种免费讲座,免费发放的讲义、课本、光碟,部分参访学习人员的吃喝住行,中心常驻的100多名员工及家属的吃喝住行,还有一所员工子弟小学的运转,镇民学校的运转,绿色课堂的运转等,都要由中心出资。除了这些,为了帮助汤池镇政府建设和谐社会,中心也主动捐资,并且每年还向镇里2400多位70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金……

  在没有一分钱政府拨款的情况下,一个民间机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一直健康运转着呢?面对这个问题, 宋冬兰介绍,中心在运作过程中,几乎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凝聚了世界各地爱心人士的真情。河南一对老夫妇曾送来由一毛、五毛凑成的几百元钱和当年家中收成的粮食;河南一位面粉厂老板在一度亏损的状况下,常年为中心提供全麦面粉;东北一位孤寡老人平日里吃白饭和咸菜,却将1000元钱寄到中心……

  在中心接待部里的简单登记簿上,可以看到几乎每天都有来参访的人员对中心留下的感恩捐赠,从10元钱到1万元钱不等。

  文化教育中心·生活

  吃的是素食饭菜,吃完后用热水涮碗喝掉,惜福爱物是每个人的习惯

  8月11日下午,在彭俊玲老师的邀请下,我们品尝了中心健康素食饭菜,深切感受到了师生们惜福爱物的生活习惯。

  通往饭厅的路上,沿路相向而行的学员、老师、义工,都面带真诚的微笑,在鞠躬和轻声的问候中传递着亲情般的温暖。

  中心饭厅整洁卫生、装修古朴雅致,饭厅墙壁上方贴着不少节俭惜物的标语,柱子上也贴着正楷的大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 感谢同学帮助与关心;感谢农夫辛勤劳作以及所有付出的人”。这几句话也是中心所有人员饭前必定静默念诵的感恩词。

  这里的饭菜是自助形式的,一张长长的盛饭桌子上放着不锈钢大餐盒,当天的饭菜有大米、豆角炒木耳、熬老南瓜、清炒土豆丝、海带汤,另外,还有酸豆角、腌制的没有舍得扔掉的辣椒蒂。

  就餐的人员在长桌两旁分为男女两支队伍,依次取饭。吃饭时,大家坐姿端正,将饭菜端在手中,微微低头送进口中。

  “这种吃饭姿势就叫做‘龙含珠,凤点头’。”宋冬兰介绍,中心的老师一举一动都要符合传统礼仪,因为“礼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用餐后,大家纷纷将自己的饭碗用馒头擦净,或者用热水涮过喝掉,再送到刷碗处。10个人站成两排,分别用5个大盆洗碗,但见5个盆中刷过数百个碗,水依然清亮见底。其节俭程度可见一斑,而在后来参观其卫生间时,也发现每个水龙头下都放着脸盆,用来接水冲厕所。

  彭俊玲老师说:“节俭爱物是中心每位老师的习惯,中心每个季节都要给员工发放多套唐装换用,但是,很多员工只领一套,从不多领。”

  离开中心前,再回头看这群忙碌的志愿者,发现当今社会的庞杂与喧嚣,距离他们的生活很远,很远。

  

  

( 作者: 晚报记者 张志颖 袁帅 文/图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