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中原地区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独家责任

特别报道:从农民工到高浮雕拓片第一人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08-08-27 08:43:43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核心提示

  今年9月,作为2009年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嵩山历史建筑群将迎来世界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的“大考”,而申遗档案资料中的8000余份石刻拓片,将极大地增加申遗成功的砝码。

  有着“自古天下奥”美誉的嵩山是一座石刻艺术宝库,汉三阙等碑刻闻名天下,然而,嵩山地区的石刻一直缺乏完整的拓片资料。不仅仅是嵩山,数千年来,由于古人重视文字忽视造像,华夏大地上众多精妙绝伦的金石碑刻只留下文字的拓片,没有造像的拓片,而高浮雕造像拓片,因为难度颇大,几乎无人问津,成为文博界一大憾事。

  如今,这一千年遗憾终于被一个人画上了句号,他就是我省著名金石拓印专家李仁清先生。在“嵩山申遗”的关键时刻,登封市专门邀请李仁清等制作了完整的嵩山石刻高浮雕造像拓片。这些拓片,被专家誉为我国申遗资料中的“特色档案、精品档案”。

  令人称奇的是,李仁清这位颇有建树的“高浮雕拓片第一人”,竟然是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文博专家的。

  一个爱上石头的农民工

  1982年春季,经亲友介绍,来自豫南农村的李仁清进入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作了一名临时工。

  “临时工”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农民工,李仁清可谓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农民工。李仁清的工作任务,就是协助考古专家奔走于全省各地,进行野外调查,制作金石碑刻的拓片。

  刚接触拓片那段日子,面对一张张拓印出来的黑乎乎的图案,李仁清觉得既枯燥又乏味。但现实不容许他有更多的选择,当时各单位经常清理辞退临时工,作为一个进城谋生的农民,倔强的李仁清暗地里憋着一股劲:“农村人并不比城里人笨,我不但要学会制作拓片,还要超过他们技术人员,为农村人争口气!”

  为了生存,李仁清边干边学,遇到业内专家就主动请教,没过多长时间他就学会了石刻绘图,摸索着单独制作拓片。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仁清逐渐认识到了石刻艺术的魅力——那些在农村人眼里并不起眼的石头,竟然也会“说话”!

  在华夏文明的传承过程中,金石碑刻起着巨大作用。在印刷术未发明之前,我们的先人“以石为纸,以刀代笔”,把重要的文字、情景铭刻在器物、石头上,这些金石碑刻记录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像现存于巩义市南河渡镇寺湾村的一处北魏晚期的大型石窟,其中的“礼佛图”浮雕,就真实地反映了北魏统治阶级出行时,侍从环拱、伞扇杂陈、仪容肃穆的盛大场面,精美的图景吸引着李仁清久久地驻足观赏,腿站麻了都不知道……

  为了将金石碑刻上的内容长久地保存下来,古人便将这些铭刻文字复制下来,形成了拓片。我国的传拓技术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从古至今,拓片都是保存文物资料的一种有效方法,古代由于天灾人祸而流失、毁坏的甲骨文、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石等,正是因为有了拓片,才得以流传后世。

  当初进入文博界时,李仁清只是抱着解决温饱的想法,当他终于能够独当一面制作拓片时,猛然间他发现,在潜移默化中,自己竟然深深地爱上了那些金石碑刻。

  一位荒郊野外的“独行侠”

  如今,李仁清从事传拓工作已近30年,应文博单位邀请,他的足迹遍及河南、上海、江苏、山东、陕西、北京等省市。采访中他对记者戏言:“我们河南所有的野外石刻所在地没有我没去过的,谁要是请我当导游,绝对错不了!”

  不过,制作拓片的过程却和旅游的情形大相径庭,既不诗意也不浪漫,有的只是辛劳甚至惊险!

  金石碑刻大多分布在野外,李仁清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奔波在深山老林、荒郊野外。很多地方都是人迹罕至,要请当地人做向导,李仁清在问路时,不时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那眼神分明在说“此人是不是有病”!

  由于位置偏僻,有的石刻所在地只有羊肠小道可以通行,进了大山,就只能风餐露宿。李仁清经常带着手电筒和干粮进山工作,夜里就在山里和衣而卧,石窟或者荒废的窑洞,常常被他当作野外宿营地,他笑称这些地方是“免费的天然宾馆”。

  制作拓片要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累得腰酸腿疼不说,还要爬高上低。博爱县青天河古栈道摩崖石刻距离地面有60多米,高度相当于20多层楼,2003年秋季,李仁清来到这里制作拓片,他带着绳子爬到山顶,然后将绳子的一端绑到树上,另一端绑在身上,由于没有什么可以踩踏的地方,他只能吊在半空中进行作业。事后,虽然没有“恐高症”,李仁清却一连几天都在做噩梦,夜晚一闭眼就梦见自己从高空中跌落下来。

  悬崖峭壁、险山恶水见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在沁阳窄涧谷石窟,山上突然有块大石头滚落下来,砸向正在埋头工作的李仁清,擦身而过;从三门峡乘船沿黄河漂流到渑池一处石刻所在地的途中,激流险些将李仁清卷进漩涡;在安阳黄龙洞,他还遭遇过毒蛇的袭击……

  这样的经历对李仁清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他向记者坦言:干我们这一行的就像地质工作者,没有一点忘我精神、吃不了苦,根本干不下来!济源市文物部门的领导曾经在大会上这样说过:“我们的员工能像李仁清这样敬业就好了!”

  一位文博界千年遗憾的终结者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石刻艺术发展的高峰,北朝石刻无论数量、规模都远超南朝,然而,北朝石刻曾经只有文字拓片,没有造像拓片。

  不仅是南北朝,长期以来,文博界一直存在着一桩千年憾事:缺乏金石碑刻的“全拓”资料,古人只重视文字而轻视造像,往往只拓文字部分,对造像特别是高浮雕造像部分弃之不拓,而高浮雕造像,恰恰是石刻的精华所在。

  数千年来,高浮雕造像拓片为何无人去做呢?问及原因,李仁清先生告诉记者,由于高浮雕石刻凸凹不平,制作拓片费时费力,难度极大,往往无从下手。高浮雕拓片可以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要求拓工必须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心无旁骛,身心都投入进去才能成功,有些拓工一见高浮雕造像,马上就打起了“退堂鼓”:“这种拓片太难做了,我们弄不成!”

  虚心学习、不耻下问,使李仁清对传拓技术有了全面掌握,成长为行家里手。然而,他并没有浅尝辄止,每天都要和各种石刻造像朝夕相处,他决心要攻克高浮雕造像拓片这一难关,在这一领域有所创新和发展。

  从1988年起,李仁清连续4年参与了河南省中小型石窟、古桥梁等项目调查,就在这一年,他开始对高浮雕传拓技艺进行探索。

  为了研究古代石刻艺术,李仁清节衣缩食地选购收集拓片资料,由于资金投入很大,他的经济状况经常是捉襟见肘。每一次尝试着制作出高浮雕造像拓片,他就主动请专家挑毛病,得到了国内文博界的多方指导。回到家里,他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制作的高浮雕造像拓片贴在墙上,远看近瞅,自己跟自己“较劲”, 对不足的地方进行琢磨、改进。就这样,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了,地上则留下了满地烟蒂……

  历经八载艰难的求索,1996年,李仁清终于摸索成功了高浮雕拓片的传拓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制作了大量高浮雕拓片。

  今年4月26日,在郑州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图书博览会上,一部刚面世的名为《中国北朝石刻拓片精品集》的图书,因为收录了大量北朝高浮雕石刻造像拓片,填补了历史空白,引起了文博、收藏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中国北朝石刻拓片精品集》的作者就是李仁清。为了使高浮雕传拓技艺接受社会的检验,他将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了整理,配以相关拓片出版了此书。

  看到此书,专家们好评如潮。北京大学金石学家胡海帆认为,如此众多的北朝高浮雕拓片集中展示,非常难得,堪称经典之作。

  谈到李仁清,河南省古建所原所长、著名古建筑专家张家泰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李仁清酷爱传拓技艺,他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虚心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在石刻文物保护工作中作岀了显著成绩,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艺术追求,这种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令人钦佩。正因如此,李仁清除在本省很受欢迎,省外文博单位也常邀请他协助工作或传授技法,为各地培养传拓人才。”

  一位毫无保留的艺术传承者

  前不久,李仁清在郑州石佛艺术公社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名曰“友石斋”。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意在表达李仁清的心声:以石会友。他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石刻精品全部拿出来,在工作室长期举办拓片展览,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丰富多彩的艺术瑰宝,领略中华数千年石刻文化精华。

  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拓片艺术工作室。此前,加盟石佛艺术公社的几乎都是现代艺术家,“友石斋”的出现,形成了一个现代艺术与古老的石刻艺术交流的平台,有利于石佛的画家们从古老的石刻艺术中汲取营养。

  在很多人眼里,拓片的经济价值让他们惊羡,李仁清痴迷石头,兴趣却并不在这方面。

  今年8月15日,李仁清向河南博物院无偿捐献了4方唐代墓志。

  据河南博物院从事石刻研究多年的副研究员王景荃辨认,这些墓志的主人有一个是唐代中下层官吏,博物院正缺乏此类墓志,史书对此类人物记载极少,墓志记载的内容有补史、正史的作用,因此具有很高的价值。

  今年年初,李仁清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自己摸索出来的高浮雕传拓技艺整理成文字发到网上。不到一周,帖子点击量就达到600多次,很多网友感慨地留言说:“我惊呆了,还有这样无私传授技法的好老师!”

  此举让一些亲朋很不理解,有人认为,李仁清将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知识产权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是不是有些傻?应当有偿传授呀!

  李仁清却认为,全国各地的高浮雕造像浩如烟海,仅凭他一个人是难以制作出那么多拓片的,高浮雕传拓技艺只有走向社会、造福社会,才能为后世留下更多更好的拓片资料。

  攻克了高浮雕传拓难题之后,李仁清并没有闲下来,眼下,他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古代造像原本是彩绘的,历经千年沧桑之后,色彩都风化脱落了,他要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复原制作出多色彩的高浮雕拓片。

  

  

  

( 作者: 本报记者 余英茂 文/图 编辑: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